关于书刊印刷企业质量管理的思考
2017-08-04 5300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质量,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离不开管理的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得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加强质量管理是加快书刊印刷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关键。本文是作者关于如何加强书刊印刷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所做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1、加强质量意识培训与教育,提升员工质量观念。
  从思想意识上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质量品质教育,大力宣传“一切使客户满意”的质量宗旨,向职工讲解“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关心质量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和前途,实际上也就是关心员工自己的未来”,“抓好质量工作是我们每位管理者的使命,搞好产品质量是我们每位员工的责任”。使员工在思想上绷紧质量之弦。只有观念转变了,意识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质量才有最基本的思想保证。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从实际出发,围绕市场特点抓、适应工作需要抓、结合质保体系抓。
  
  2、 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培训,提高技能,规范操作
  众所周知,要有高素质的职工,才能印装出高质量的产品。设备是硬件,技术是软件,没有技术,再好的设备,也发挥不了优势;没有技术,有再好的质量意识,也印不出优良的产品。要提高产品质量,就需要技术。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各种方式,如加大分配差距和奖罚力度等,体现技术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员工学习技术的热情。印刷企业的员工有的勤于学习,思想文化技术素质比较高;有的不求进取,各个方面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分层次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岗位上实行师带徒活动,让各项素质比较高的师傅对徒弟实行传帮带;举办职工晋级与各项专业技能培训班,邀请名家授课;选派优秀员工外出培训;实行自学考试奖励制度,鼓励职工自觉参加电大、函大、夜大学习,鼓励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对重点岗位的人员实行聘任制,促使职工加强在岗在职学习等。使员工明白,有技术和没技术就是不一样,干好和干坏就是不一样;实行绩效挂钩,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争当优秀员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员工的个人成长远景,和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能够体现个人的价值、实现个人的追求。只有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为各生产机台造就出了一批技术过硬、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年轻有为的职工,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结合、管理与技术及生产队伍结构合理的局面,质量才有技术保证。有的印刷企业,机台上的生产骨干技术尖子与一般操作人员的分配差距不大,没有体现先进技术和高度责任感的价值,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质量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
 
  3、 紧跟市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实行标准化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无孔不入,教科书也逐步走向市场化,图书产品和期刊产品更是竞争激烈。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生产,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宁可得罪人也不能降低质量标准。在坚持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更要以客户的质量要求为标准。印刷产品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特点,既反映出工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又反映出艺术质量标准。目前有不少印刷企业采取的是经验定性质量标准,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根据印刷产品的外观,在检测手段不健全的条件下,凭借人的感觉(主要是视觉),按照实际经验评定产品的质量。我们要逐步推广科学定量质量标准,尤其是彩色产品,必须建立在数据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只有在科学数据定量的控制下管理和生产,才能获得最佳产品质量。
 
  4严把材料关,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材料包括印刷材料和装订材料等原料和辅料,主要指胶片、版材、纸张、油墨、橡皮布、热熔胶等。原辅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书刊印刷产品的质量,如果原材料质量太差,就会导致“麻布袋子绣花,底子太差”。胶片质量要注意药膜均匀、黑实度符合要求。版材(PS版)底基要有良好的亲水性,感光涂层要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均匀平整,曝光显影后应无脏点污迹,且批量的稳定性要好。对于纸张,要注意平整性、表面强度、吸水性、吸墨性能、白度等,少用“热锅纸”,避免荷页边、紧边、产生死折;避免透影、透印、掉毛掉粉堆橡皮等;如果掉毛掉粉,不仅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也会增快磨版速度、降低印版的使用寿命,提高成本。对于卷筒纸,还要注意抗张强度、复卷均匀、张力一致等,避免张力不匀或复卷不圆而产生“跑规”导致套色不准,或抗张强度不够导致断纸包橡皮、压坏橡皮布等。橡皮布要注意弹性和复原性好,油墨要注意抗水性、附着力、干燥性、黑实度、粘度等。装订材料要特别重视热熔胶的质量,有的热熔胶太脆、有的拉丝严重等都要注意,如果热熔胶质量不好,可能导致散页而造成批量产品不合格。所以,在采购原辅材料时,要严格把关,比质比价。只有把好了材料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5、 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健
  书刊印刷产品工序多,工艺流程长,参与的人员多,产品的可变因素也多,加强工艺管理尤为重要。在安排生产时,要考虑各工序特点和装订方式的特性,考虑生产设备的技术参数,根据特性和参数进行工艺设计,做好工艺要求。一是生产安排,每一本书都有其特点,装祯设计也各有不同,必须在印前进行工艺设计,对生产各环节提出工艺要求,既要考虑本工序,又要考虑下工序,印前制版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搞好工艺设计,上什么机型,拼什么版式,采取什么折页和装订方式等,都要设计好。根据机型和使用的纸张,设计好网点角度、网线线数。不要认为网线线数越高,产品质量越好,高于200线/英寸的产品采用普通印刷机是无法还原原稿的。就目前我国的市场和印刷条件来看,一般高档画册和精细产品用高档四色机印刷,175—200线/英寸比较合适,一般彩色期刊用一般的四色机印刷,150—175线/英寸即可;而对于单色期刊和书刊产品,用国产胶印轮转机印刷,100—133线/英寸即可。同时,网线数的多少还要根据使用的纸张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设置,铜版纸等高档纸可设150--175线以上,一般的胶版纸或书写纸,只能设133线左右,如果设高了,印刷时受纸毛纸灰等的影响,易堆灰而堵塞网点,印出的效果很平淡,没有层次感和反差。比如某杂志,彩色版为175线,转为黑白版,线数就要降为133线。处理好跨图设计,做好骑订产品的爬移处理,搞好打样,使印刷时有标准可循,做好工艺标识等。只有工艺措施到位,产品质量才有保证。二是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在印刷中,要注意压力适当、控制好水墨平衡,控制好网点扩大率。在装订中,要严格按照折页、配页、装订、裁切、打包的工艺要求进行。只有严格遵守工艺流程,规范操作,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产品。